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16851|回复: 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8 13: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是谁?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1年10月7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

古尔纳出生于1948年,在印度洋的桑给巴尔岛(Zanzibar)长大,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难民来到英国。1963年12月从英国殖民统治下和平解放后,桑给巴尔经历了一场革命,阿比德·卡鲁米总统的政权导致了对阿拉伯裔公民的压迫和迫害,发生了屠杀。古尔纳作为受害的少数民族,在完成学业后被迫离开家庭,逃离当时刚刚成立的坦桑尼亚共和国。当时他十八岁。直到1984年,他才有可能回到桑给巴尔,在父亲去世前不久见到了他的父亲。直到最近退休之前,古尔纳一直是坎特伯雷肯特大学英语和后殖民文学教授,主要关注沃尔·索因卡(Wole Soyinka)、Ngũgĩ wa Thiong 'o和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等作家。

阿卜杜勒拉扎克 古尔纳

阿卜杜勒拉扎克 古尔纳


古尔纳已经出版了十部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难民的混乱贯穿了他的创作。21岁时,他在英语的流放中开始写作,尽管斯瓦希里语是他的第一语言,但英语成了他的文学工具。他曾说过,在桑给巴尔,他几乎没有机会接触斯瓦希里语的文学作品,他最早的作品严格来说不能算作文学作品。阿拉伯和波斯诗歌,特别是《天方夜谭》,是他早期和重要的源泉,《古兰经》也是。但从莎士比亚到V. S.奈保尔(V. S. Naipaul)的英语传统,成为了他作品的特色。尽管如此,必须强调的是,他有意识地打破传统,颠覆殖民视角,突出土著人口的视角。因此,他的小说《遗弃》(2005)讲述的是一段爱情故事,与他所谓的“帝国罗曼史”形成了鲜明的矛盾。在“帝国罗曼史”中,一个传统上的欧洲英雄从国外浪漫的越境中归来,故事在此基础上达到了不可避免的悲剧性结局。在格纳,故事继续在非洲的土地上,实际上从来没有结束。

在他的所有作品中,古尔纳都努力避免人们对更原始的前殖民时期非洲的普遍怀旧情绪。他自己的背景是印度洋上一个文化多元的岛屿,有奴隶贸易的历史,在葡萄牙、印度、阿拉伯、德国和英国等一些殖民列强的统治下遭受过各种形式的压迫,并与整个世界有贸易联系。在全球化之前,桑给巴尔是一个国际化的社会。

古尔纳的作品来自他的流亡时期,但与他离开的地方的关系有关,这意味着记忆对他作品的起源至关重要。他的处女作《离别的记忆》(Memory of Departure)写于1987年,讲述了一场失败的起义,将我们带到了非洲大陆。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主人公试图摆脱沿海地区的社会困境,希望得到内罗毕一位富有的叔叔的庇护。相反,他被羞辱了,回到了破碎的家庭,酗酒暴力的父亲和被迫卖淫的妹妹。

在1988年的第二部作品《朝圣者之路》中,古尔纳探索了流亡生活的多重现实。主人公达乌德(Daud)在他的新家乡英国面临种族主义气候。在试图隐藏自己的过去之后,对一个女人的爱吸引达乌德讲述了他的故事。然后,他可以讲述自己悲惨的成长经历,以及坦桑尼亚政治动荡的创伤记忆,那场动荡迫使他逃离。小说的结尾是达乌德参观坎特伯雷大教堂,在那里他思考了过去造访此地的基督教朝圣者和他自己的英格兰之旅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前,他曾公然反抗前殖民势力所狂喜的一切,但突然间,美触手可及。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经典朝圣的世俗版本,用历史和文学先例作为身份、记忆和亲属关系问题的对话者。

古尔纳经常允许他精心构建的叙述引出一个来之不易的洞见。第三部小说《多蒂》(1990)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说描写了一个移民背景的黑人妇女在1950年代充满种族歧视的英国的恶劣环境中长大;与此同时,她在英国这个她出生和成长的国家却感到漂泊无依。小说的主人公试图通过书籍和故事创造自己的空间和身份;读书给了她重塑自我的机会。尤其是名字和名字的变化在这部小说中扮演了核心角色,展现了古尔纳深深的同情心和心理上的纯熟,完全没有感伤。

古尔纳的第四部小说《天堂》(Paradise, 1994)展现了他作为一名作家的突破,它是从1990年前后到东非的一次研究之旅演变而来的。这部小说显然借鉴了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对天真的年轻英雄尤素福(Yusuf)通往黑暗之心的描绘。但它也是一个关于成长和悲伤的爱情故事,不同的世界和信仰体系发生了碰撞。我们将重新讲述《古兰经》中约瑟夫的故事,背景是对19世纪末东非殖民统治的暴力和详细描述。在《古兰经》故事的乐观结局中,约瑟夫因为信仰的力量而得到了回报,与此相反,古尔纳的优素福感到被迫放弃他所爱的女人阿米娜,加入他曾经鄙视的德国军队。这是格纳的特点,使读者对一个幸福的结局,或一个符合体裁的结局的期望落空。

在古尔纳对难民经历的处理中,重点是身份和自我形象,这在《赞美沉默》(1996)和《海边》(2001)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两本第一人称小说中,沉默都是难民保护自己身份不受种族主义和偏见影响的策略,也是避免过去和现在发生冲突、产生失望和灾难性的自我欺骗的手段。在这两部小说的第一部中,带有偏见的叙述者选择向他的英国家庭隐藏自己的过去,并虚构了一个更适合他们共同构建的世界的生活故事。但这是一对双胞胎的沉默,因为他还向他在桑给巴尔的家人隐藏他的流亡生活,他们不知道他在英格兰有一个新家庭和一个17岁的女儿。在《海边》中,又上演了一出失望和自欺欺人的戏剧。第一部分的叙述者萨利赫是一位来自桑给巴尔的老穆斯林,他拿着以宿敌的名义伪造的签证,向英国申请庇护。当他遇到敌人的儿子,书的第二部分的叙述者拉提夫时,只是因为拉提夫碰巧被授权帮助萨利赫适应他的新祖国。在他们激烈的争吵中,萨利赫在桑给巴尔被压抑的过去在他心中浮现。尽管萨利赫努力回忆,拉提夫却竭尽全力想要忘记。这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种特殊的张力,两名叙述者的选择消解了小说情节的路径和方向,也消解了叙述者的权威和自我认知。

古尔纳笔下流动的人物发现自己处于文化和大陆之间,在过去的生活和正在出现的生活之间;这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不安全处境。在上面提到的古尔纳的第七部小说《沙漠》中,我们发现了这种间断的一个新版本。在这部小说中,一种悲剧性的激情被用来阐释被殖民的东非的巨大文化差异。故事发生在20世纪之交,讲述了英国人马丁·皮尔斯(Martin Pearce)如何昏倒在大街上,在当地商人的帮助下,穿过这座城市的迷宫,进入一个文化和宗教都不相同的世界。但皮尔斯会说阿拉伯语,这是他与这家人更密切接触并爱上他们的女儿瑞哈纳的先决条件之一。他让小说的后续部分围绕着半个世纪后的一个完全不同的禁忌之恋故事展开,但仍然带有挥之不去的文化障碍。

古尔纳在桑给巴尔的青年时代是这部小说的基础。几个世纪以来,这里有多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宗教并存,但也会为争夺霸权而相互争斗。即使他的小说是在一个有趣的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联盟中创作的,世界主义的背景也提供了它们的独特性。对话和口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明显的斯瓦希里语、阿拉伯语、印地语和德语元素。

2011年出版的《最后的礼物》(The Last Gift)的主题与朝圣者之路(Pilgrims Way)有关,书的结尾也是同样的苦涩,患病的难民阿巴斯(Abbas)去世后,留下了这本书的名字作为礼物,包括一段幸存者家庭不知道的残酷历史的录音。

在《碎石之心》(2017)中,古尔纳进一步发展了他的主题,即一个年轻人与邪恶和不理解的环境对抗。这部激动人心的、严谨的第一人称叙事描述了年轻的萨利姆的命运,直到结尾处可怕地揭露了一个对他保密的家庭秘密,但这对他作为一个漂泊在外的人的整个人生轨迹是决定性的。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就是一个残酷的宣言:“我父亲不想要我。”标题引用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报还一报》和第四幕第三场公爵的话:“生不如死!”碎石之心。”正是这种双重无能成为了萨利姆的命运。

古尔纳的最新小说《死后》从2020年开始,讲述了天堂的尽头。在这部作品中,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也就是1919年德国对东非的殖民统治结束之前。哈姆扎是一个让人想起天堂里的尤瑟夫的年轻人,他被迫站在德国一边参战,并依赖一名对他进行性剥削的军官。他在一次德国士兵的内部冲突中受伤,被留在野战医院接受治疗。但当他回到他在海边的出生地时,他既没有家人也没有朋友。历史变幻莫测的风向统治着我们,就像在《大逃亡》中一样,我们沿着情节走了好几代人,直到纳粹对东非的重新殖民计划尚未实现为止。当故事发生变化,哈姆扎的儿子伊利亚斯在德国统治下变成伊利亚斯时,格纳再次使用了改名。结局令人震惊,出乎意料,也令人震惊。但事实上,同样的想法在书中不断出现:如果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里是种族主义——要求屈服和牺牲,那么个人就会毫无防御能力。

古尔纳对真理的执着和对简单化的厌恶是惊人的。这使他变得黯淡而不妥协,同时他以极大的同情和坚定的承诺追随个人的命运。他的小说回避了刻板的描述,打开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东非,这是世界上许多其他地方都不熟悉的。在古尔纳的文学世界里,一切都在变化——记忆、名字、身份。这可能是因为他的项目无法在任何确定的意义上完成。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有一种受知识热情驱使的无休止的探索,如今,在《来世》中,这种探索同样突出,就像他21岁开始写作时一样。

安德斯·奥尔森

诺贝尔委员会主席

瑞典学院


澎湃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1 01: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话陈文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并不冷门

  本周四,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成为今年的诺奖得主,古尔纳出版了十部小说和许多短篇小说,但除了部分短篇小说,古尔纳暂时还没有作品引进中文版。

  近年,再冷门的诺奖得主,其作品多少都曾在中国出版,古尔纳的得奖,不但新闻圈和出版圈意外,连作者本人也表示“我以为这是个恶作剧”。但古尔纳并非无名之辈,这次他的获奖,也给了大众一个认真审视他的机会。

  对话陈文芬:古尔纳获奖,并不冷门

  陈文芬是已故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的遗孀,她本人也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比较熟悉,她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这次获奖的作家古尔纳并不冷门,连每年都会批评的媒体都无从下口。

  一

  陈文芬介绍,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一些转变。

  首先,瑞典学院恢复了独立评选的方式,恢复独立文学评论和运作制度。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曾因相关人员牵涉性侵丑闻而暂停颁奖,经过三年的动荡期,现在已经平稳下来,今年又恢复了过去的评选。此外,负责该奖评选的瑞典学院增加了专业外语专家以作咨询。

  其次,瑞典学院这次的选择,终于跨越到非洲视野,比较令人满意,这个呼唤是长久以来当地媒体给瑞典学院的压力,所以,媒体大部分都表示对这一结果很满意。

  在陈文芬看来,这次获奖的坦桑尼亚作家古尔纳并不冷门,他参与过很多公共事件,“不知道为何之前没有猜他。不过瑞典学院常常很聪明,看到外界风向,适度做一些别人猜不到的事情。早些时候我猜今年的得主会是欧洲五种语言当中的一种,法语和德语不可能了,比较倾向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如果是英语,一定是对殖民视野有绝对的新看法的人。”

  二

  陈文芬认为,瑞典学院想从整个西方世界的混乱中找到一个秩序。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停发;2019年,两年的奖一起颁,其中彼得·汉克备受争议;2020年,瑞典学院选择了一个美国的女诗人,感觉是一个比较安静、温暖人心的选择,“这是瑞典学院在动荡时期的一次漂亮出手。今年再选一位非洲作家,我看得出来,这是瑞典学院感觉军心比较稳定后的再一次出手”。

  陈文芬说,当地媒体对瑞典学院的炮火一直没有停下,所以过去不管怎么选,瑞典学院都会被人骂,而每一次的指标,就是看《每日新闻报》大主编比尔·威曼批评什么,“但今年他的批评显得很尴尬,因为这位主编没有读过古尔纳的书,连一本都没读过……这个场面就很尴尬”。

  2019年10月马悦然离世,陈文芬提到:“以前悦然在世的时候,就说媒体都会很希望诺贝尔奖进步,要诺贝尔奖看到亚洲、看到非洲,要看到更多的语言。但是每年亚洲、非洲在瑞典的出版物却不到1%,差不多是0.7%吧,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奢求每一个评论家都读过那些小说。”

  三

  陈文芬表示,当年,瑞典学院确实是遭遇了丑闻,本是很快可以解决,内部人员却把纷争变成诺贝尔基金会和瑞典学院的争夺。现在经过瑞典学院的革新,纷争终于结束了。

  陈文芬说,马悦然生前曾对瑞典学院现在这个常务秘书马茨·马尔姆非常满意,这个常务秘书是非常有文学知识的一个人。瑞典有一个文学知识库,也可以叫做文学银行,这个常务秘书就曾参与整理大量瑞典的文学史料。在2018年那次动荡后,选出了很多新的院士,马尔姆被选出来做常务秘书,马悦然相信他会带领瑞典学院走回古典的、真正重视文学价值的那条路。现在五人小组评委主席安德斯·奥尔森先生是比较冷静的人,也是他带领瑞典学院走出来的。还有成员艾伦·马特森都是温和可靠的。

  “经历了那一次动荡,加之诺贝尔基金会的干扰,瑞典学院被搅得乱七八糟,那些人都是些性格比较强的人,现在更需要比较温和冷静的人。纷争已经结束了,这群院士们让瑞典学院恢复了独立运作,现在看来都是正面的好消息。”

  研究者:作品是对后殖民社会现实的一种关照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张峰,早在2012年因课题研究,对古尔纳进行关注,他表示本次古尔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十分惊讶:(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肯定是出乎意料的,因为在诺奖公布这结果公布之前,总会有一些猜测,甚至英国一些博彩公司会在网上进行相关“预测”,但在博彩的名单里都没有这位作家。

  张峰认为,本次诺贝尔文学奖,没有颁给肯尼亚的恩古吉·瓦·提安哥,他很是意外,“一提到英国移民作家,人们往往会想到移民三雄,拉什迪、奈保尔、石黑一雄,他们的名望很大,其中有两位已经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了,似乎在这组题材的序列里再诞生一位获奖者,可能性不大,所以,一直看好的是提安哥获奖,且古尔纳的身份很多,既是大学老师,又是杂志编辑,又主编过丛书,并且还致力于学术研究,同时他从事文学创作,继而其作家的光环会被稀释,华语文学界也从没意料到他会获奖。”

  古尔纳的身份比较特殊,张峰表示,此前,有许多人对古尔纳的国籍有争议,“古尔纳其实很早就移民英国了,他19世纪60年代出生于非洲的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他所受的教育,还有他此后创作都是在英国发生的,虽然其间有两年时间,他在尼日利亚某个大学教过书,但主要经历还是在英国,所以说对于他身份更多的是把它看成英国文学的一部分。”

  再看古尔纳的作品主题,他一直无法割舍对非洲的书写。张峰表示,古尔纳作为一名流散者,作为一名移民作家,善于用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描述非洲和欧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他将殖民主义的流散给人带来的痛苦和身份危机为题材,这也是对后殖民社会现实的一种关照。

  谈起古尔纳的移民身份,张峰认为:“文学最好不需要国籍去限定或者划界限。比如拉什迪、奈保尔、石黑一雄这样的知名度很高的作家之外,其实在文坛上还活跃着很多这样的移民作家。对于本次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古尔纳,我把他看成流散写作这一群体之一,而不是单个去看他是哪一国的人。”

  作家:新科诺奖得主古尔纳初读印象

  贺滨是深媒体人、重庆文学院签约作家,古尔纳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陌生的作家,在获知其得奖后,贺滨特别读了古尔纳的两篇短篇小说《博西》和《囚笼》,有了以下对这位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初步印象。

  《博西》这篇,叙述人哈吉接到旧友的一封来信,“撕碎了我为自己营造的宁静”,陷入了对于故土以及童年往事的追忆里。核心的事件是他和曾经最亲密的玩伴博西的一次借船出海游玩,在从目的地返程途中,博西弃船跳海,执意游泳回城,却遭遇风浪,不幸溺亡,“鲜血变成了尘土”。

  古尔纳通过这样一次沉痛缅怀,抒发对故土和往昔的思念。对照他本人的经历,他应是身在移民后的英国,“在这个冰冷且总是充满敌意的地方”,投出的一瞥深情回望。

  回望中,他看见了什么呢?莽撞青春的消亡,殖民地的种族歧视,贫穷,家暴,随时都会遭遇性剥削的女性,不存在的非洲帝国……

  这样的回望难免五味杂陈,又左右为难。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古尔纳们,都在渴望着出走,故事里,那个闪闪发亮的主角博西,游泳冠军、足球健将、投球高手,被塑造成了一个胆大妄为的出击者,他们前往监狱岛的那次出游,也成了一次象征意义上的逃离。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那次海难,博西应该是比叙述人更加激进,也更具优势的移民者。

  另一方面,在古尔纳感伤而深情的叙说中,虽然没有明说,那种对于坦桑尼亚故土的留恋不舍、梦回萦绕,仍那么确凿无疑地成了这个故事感人的基调。在他的回溯中,童年往事虽不时有阴影掠过,但总归像是阳光透射下的雨滴,晶莹明亮。

  这也许就是诺奖颁奖词里对古尔纳赞誉的所谓“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文化与大陆之间的鸿沟中难民的命运”吧。他们注定了是在两块不同的大陆之间游走的那群人。注定了在所谓殖民的“中心”以及被殖民的“边缘”之间徘徊。他们是这个时代永远都无所凭依的流亡者、局外人,他们在异乡和故土同样地不被接纳,留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

  当然,从文学的意义上来说,这又是一种幸运。这样的苦难,无疑会赋予文学的虚构者们,比欧美主流书写者沉痛得多的主题。我们完全可以将古尔纳看作是大名鼎鼎的“移民三杰”拉什迪、奈保尔和石黑一雄的同路人,他们笔下的殖民、后殖民文学,也一直在为西方文学注入更为生机勃勃也更加生猛的血液。

  但现在读到的这两个故事,格局都相对狭小。另一篇《囚笼》,更只是一个市井小品了:绝望的小店店员,暗恋上前来购物的高傲美女,暗黑无边的生活透进了稀罕的光亮……虽不乏动人处,但西方文坛盛赞古尔纳的奈保尔似的犀利文风,和本·奥克利似的诗意文笔,还远远不见淋漓尽致的发挥。

  所以我更期待他迄今问世那八部长篇。毕竟,两个大陆间纠缠不休的漫漫旅程,也唯有长篇这样的体量,才能充分展开吧。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3-28 17: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