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19597|回复: 0

一位北京中产阶级和房子不得不说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31 09: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位北京中产阶级和房子不得不说的故事


  主人公介绍:S先生。70后,京外藉,一位民营企业高管,大学毕业后即留在北京打拼,目前有车有房,孩子在北京海淀区上了不错的小学,闲言少述——标准的中产族。

  坐在我面前的S先生可谓稳健刚毅,说起话来不疾不徐,讲了自己在北京二十年来的工作打拼,及下一个十年的困惑,颇发人深思……

  S先生1996年毕业后留在北京。开始了和诸多大学生毕业生一样的打拼生涯。工作上勤勤恳恳,起草贪黑,敢挑常人不敢为之事,投入积极,很快得到老板赏识,渐成为一家民企合伙人,工作上还算一帆风顺。

  时 间转眼到了2003年,一直租住在当时有着北京“睡城”之称——望京的S先生开始了首次看房历程,周边的大西洋新城(当时还在开发中)、都市心海岸、华鼎 世家……都看了一遍,差不多都在5000-6500/平,开始了反反复复的首次买房的盘算:自己刚买了一量中档的汽车,手中的积蓄刚好够支付首款,妻子孕 期待产,因身体不佳,需要做两年全职妈妈,如果这时候买房,手头骤然变紧,生怕影响未出世的小宝宝的生活质量……思虑万千,做出了一个以后每每想起都悔青 肠子的决定:暂不购买。

  后面的事情我想不用说,朋友们都清楚了,上述提到的几个望京老楼盘,房价如日中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涨到了S先生算也无心再算、可望不可及的价位,只能选择观望。

  到了2006年,此时的S先生已是一位有两岁女儿的爸爸,经济上又好了一点,但钱袋子的增长速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房价,只能望楼兴叹,运气不佳。

  2006年12月24日,S先生清晰地回忆着,心还有不甘的他和爱人一起来到了东五环(要想买大点的房子,五环以内 当时已不敢设想)的一个楼盘,很快被小区绿化、南北通透的朝向、楼房格局所吸引,而价格正在促销,精装现住,不到8000元/平的价格颇具诱惑力,有了 2003的教训,夫妇两人迅速决定出手。接下来如打仗一般,需要在两小时内筹齐十万元定金交上,因为另一对夫妇,也看上了同一套房,战斗开始了:ATM, 银行转帐,信用卡透支,亲友转款,所有能用的办法全套使出,当大汗淋漓的S先生拿着十万现金开始签约时,兴幸自己速度还算快(不过后来得知开发商又协调了 一套给另一家买主,或许是一种销售策略吧)。

  于是,S先生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住房。尽管背着不小数量的按揭款,S先生还是长疏了一口气,掐指一算,整整十年黄金时光过去了。

  房子买到了五环外,虽然上下班很辛苦,但S先生一家心情还是舒畅的,尤其是看到三四岁的女儿在宽敞的客厅里跑来跑去,S先生心里再累也情愿。

  这 样的好心情持续不了多久,S先生开始面对幼升小的压力。他所处的位置在朝阳,周边没有理想的小学,这又让S开始坐卧不安,担心影响了孩子未来的学业。下一 步要换房,还得挤回去啊,宁肯重新住到城区狭窄的住处。那么选在哪里?按北京的教育资源分布,当然是西城和海淀,这谈何容易?

  




  时间转到了2009年,S先生开始关注经济了。按经济学家的总结,因为2000-2001年国家进行了房改和投资拉 动(还加入了WTO推动出口),导致2004-2007年中国经济严重过热,所幸自己首次买房是在2006年,对刚需来说,时候赶得不算太差。2008年 房价本来已经调头向下,但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政府又出台了一个4万亿投资拉动,紧接着,房价又开始新一轮的上涨。各楼盘的涨势迅速唤起了S先生很多同 样的记忆,潜意识中的他分析了自己的现状:自己属于改善性换房,为了孩子,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了。

  选哪里?一咬牙,选海淀区一类小学人大附 小学区房——世纪城小区。S先生花了两周时间和各类中介打起了交道,看房、议价、比较,而局势远比他想象的激烈,一个资深中介告诉他,世纪城的房子,一天 一个价,同一套房子,两天内相差一二十万再正常不过。就连一个阴面的很不起眼的房子,也在持续涨价中;一个非常老旧、电梯都不一定灵光的二手房,总价也在 两百万以上不降价。如果一天内放出一个好房源,会出现,四五家中介公司带领不同的客户与同一房东预约看房现象,而此时的房东,除了躲避和抬价,别无选择,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啊!

  S先生再次发扬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开始了耐心执着的和各家中介打交道的过程。最终,运气还不错,看中的一套房子 (实际上只能看到外观和房层平面图,约不到房东,无法入内看房),过五关斩六将谈下来了。S先生迅速交完了定金。紧接着下一个问题迫在眉睫:需要迅速将五 环外的房子出手,否则上百万的首款对他仍还是个天文数字。所幸,老房子的涨势虽不及世纪城房价这样迅猛,但也处于卖方市场。S先生从诸多潜在买者中挑选了 一对年轻夫妇成交,选择他们的原因倒不是他们出价最高,而仅是因为他们是真正的刚需,房款的支付和S先生新房的支付档期可以合得上!

  接下来长话短说,一个月内办完全部手续,S先生又成功地把房子置换到了西四环以内的世纪城。老房子卖得的钱清完了之前贷款,交了新房子首付,重新开始第二次还贷的漫漫长路。整个过程中,老房子在三年内增值了五十万,也还算合算。

  2009年一直到2013年底,北京的楼市,大家都清楚。事实上S先生,换与不换房,房子都在涨。只是位置不同,涨速也不同。到2014年,S先生的新房子,至少涨价三倍,而这在北京,再正常不过。

  这期间S先生的事业还算顺利,千辛万苦,到2016年前夕,不光还完了贷款,还又有了一些积蓄,也换了新车。生活节奏也不象以前那样暴风疾雨。虽然在吃、穿、教育用度方面不再计较,但在其他消费如旅游方面还是不敢大手大脚花钱。

  “又一个黄金十年过去了,为了第二个房子。”S先生小结道。

  对 S先生来说,已年过四旬,工作上还有第三个黄金十年,如何打算?虽然步入了中产,但财富积累应对未来的退休养老,子女教育,也还是不够,且不说将来,单说 眼下,孩子在长大,老人在变老,未来从生活质量角度,还是最好在居住地再买一处小二居,这样既不影响未来孩子生活的独立性,也方便老人和自己未来养老。

  已经学习了经济的S先生开始了他新一轮的思考:2014-2015是个观望的年度。砖家们看涨或看跌两派均有。S先生对周边小区的房产也观察过。是否再步入下一次贷款?因为任何一个看得上的房子全款都在八百万以上。这是他目前经济上远不能承受的。

  2016 年,国家去库存的决心越来越决心。但万万没有想到,三四线这类去库存的重点,效果不明显,各类资金和炒房者把浓浓的兴趣都投放到了一线城市上,购买也可以 加杠杆了,北京当然不例外。2015年年底,S先生看过的处于观望中的一个房子,已由八百万轻松涨到了一千万。涨幅25%。中介的意思是还不排除继续涨的 可能,提醒他早做决定。

  此时的S先生已不象以往那样冲动了:因为他感觉到这次涨价和前两次不同。不是普通老百姓玩得起的。这是他潜意识的判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在于:自己的下一个十年还要为了第三次买房打拼吗?人生最黄金的三十年,就因为生活在北京,就和房子纠葛在一起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3-29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