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注册
搜索
查看: 18597|回复: 0

看上海名校幼升小简历从爱因斯坦级牛娃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 04: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爱因斯坦级牛娃说起


上海有一批“牛娃”,这些幼儿园的孩子到底有多厉害,来看看他们的简历:

生物博士妈妈和工程师爸爸,认识超过2000个汉字,会画心肺循环、神经传递;

复旦硕士老妈和清华博士老爸,18个月熟背《弟子规》,三岁会潜水;

懂得核反应堆、碱基配对以及RNA转录,和爸爸一起听微积分学会了函数和极限,平时喜欢的游戏是编程。

每年春季是上海一年一度的小一报名时间,这时候网上总少不了关于“幼升小”(幼儿园升小学)的各种话题,今年抢眼球的是一批据称投给一所上海名校的“牛娃”简历。

这些简历由一篇题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爱因斯坦转世》的网络文章爆料出来。文章也称,这所学校的入学考试得经历网选、机考、面试三轮,8000多名孩子中最终挑出60人,难度比“百里挑一”还要高。

从文章贴出来的“牛娃”简历来看,这些“牛娃”的自我介绍由父母以孩子的口吻代写。为了让子女在竞争名校时占得先机,家长煞费苦心。简历中频频秀出父母的高学历,还抛出一堆专用的学术名词,让网民“大开眼界”,许多人更是直呼“爱因斯坦在世都会自叹不如”。

说实话,看到这些简历,第一反应是“这哪里是幼儿园孩子,分明就是科幻片中外太空来的生物!”再想想,更是有些哭笑不得,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毕业的家长,难道真的认为学校招生的老师会相信四五岁的孩子有这些“特异功能”?

“牛娃”简历的真实性有待证实,但年轻一代家长,特别是中产阶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以及对子女教育问题的焦虑却是赤裸裸的存在。

经济发达的上海与很多中国城市相比,已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即便如此,好的学校依然是稀缺品。为了让孩子冲一冲名校,很多上海家长不惜工本。

每年5月是很多上海民办小学招生的最后面试阶段,据上海媒体报道,有家长为了这最后一搏,花8000元(人民币,下同,约1650新元)为孩子报名“面试冲刺班”,突击补习面试能力。一些家长也在弥漫着焦虑气氛的“幼升小”季节,纷纷出手购买学区房,提前为还未到适学年龄的孩子做准备。

有中国学者用“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形容当前中国的教育环境。

在各个社会阶层中,底层家庭对孩子采取放养心态,他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倾向于让孩子学手艺和技术,早早进入社会工作;有条件的上层家庭则干脆放弃国内教育制度,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

夹在中间的中产阶级是最焦虑的一个群体。他们最怕跌出中产阶层,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在社会阶层的梯台上站稳脚跟,甚至取得社会经济地位的进一步跃迁。中国经济这些年迅猛发展,这个群体的队伍在快速壮大,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这意味着社会必须产生筛选的机制,决定谁能最终拥有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

“牛娃”简历、面试冲刺班、天价学区房其实都是筛选机制的一部分。身边一名“咬咬牙”买了学区房的朋友坦言:“至少学区房明码标价,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标准,要是比有没有关系、有没有条儿,那更不知道有多少黑幕了。”

这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战中,一些中产阶级满心无奈,却又在无奈中继续激流勇进,他们也知道暂时摆脱不了焦虑,但还会觉得公平、不用依靠关系和背景,这算不算好消息?

文/杨丹旭
来自/联合早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点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SiXiang.com 思乡思想

GMT+8, 2024-3-29 06: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